①焊接鋼管主要生産工序(△主要檢驗工序):
管坯準備及檢查△→管坯加熱→穿孔→軋管→鋼管再加熱→定(減)徑→熱處理△→成品管矯直→精整→檢驗△(無損、理化、台檢) →入庫
②冷軋(拔)小口徑焊管主要生産工序:
坯料準備→酸洗潤滑→冷軋(拔)→熱處理→矯直→精整→檢驗
一般的小口徑焊管的生産工藝可以分爲冷拔與熱軋兩種,冷軋小口徑焊管的生産流程一般要比熱軋要複雜,管坯首先要進行三輥連軋,擠壓後要進行定徑測試,如果表面沒有響應裂紋後圓管要經過割機進行切割,切割成長度約一米的坯料。然後進入退火流程,退火要用酸性液體進行酸洗,酸洗時要注意表面是否有大量的起泡産生,如果有大量的起泡産生說明鋼管的質量達不到相應的标準。外觀上冷軋小口徑焊管要短于焊接鋼管,冷軋小口徑焊管的壁厚一般比焊接鋼管要小,但是表面看起來比厚壁小口徑焊管更加明亮,表面沒有太多的粗糙,口徑也沒有太多的毛刺。
焊接鋼管的交貨狀态一般是熱軋狀态經過熱處理後進行交貨。焊接鋼管在經過質檢後要經過工作人員的嚴格的手工挑選,在質檢後要進行表面塗油,然後緊接着是多次的冷拔實驗,熱軋處理後要進行穿孔的實驗,如果穿孔擴徑過大就要進行矯直矯正。在矯直後再由傳送裝置傳送到探傷機進行探傷實驗,最後貼上标簽、進行規格編排後放置到到倉庫當中。
圓管坯→加熱→穿孔→三輥斜軋、連軋或擠壓→脫管→定徑(或減徑)→冷卻→矯直→水壓試驗(或探傷)→标記→入庫 小口徑焊管是用鋼錠或實心管坯經穿孔制成毛管,然後經熱軋、冷軋或冷撥制成。小口徑焊管的規格用外徑*壁厚毫米數表示。